離婚率上升,傳媒難辭其咎!
        香港的離婚率於一九九九年已達百分之四十二點二,即每二點三對情侶結婚便有1對以離婚收場,並且持續惡化。對此,報章雜誌難辭其咎!報章的娛樂版經常繪形繪聲地報道一些知名人士的婚外情及離婚消息,令人誤以為婚外情及離婚是非常普通及正常的事情,是社會大眾普遍接受的現象。而消閒雜誌則喜歡介紹某某明星離婚後如何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及離婚的各種好處,彷彿離婚後的生活一定比以前好。這種情況著實令人擔憂,因為讀者往往會不自覺地仿效他們的行徑。其實,美國芝加哥大學一項調查發現,離婚不代表會快樂,反而婚姻出現問題後若能努力維繫,生活可望在五年後變得愉快。
 
  此外,報章頭版經常以渲染誇張的標題及血腥的圖片,報道家庭暴力事件或倫常慘劇,令人對家庭失去信心。~縱然近年香港因經濟不景而導致家庭暴力有上升的趨勢,但情況並非如傳媒所說般嚴重。
 
  孩童時代是人生可塑性最高的階段,家庭的穩定性是孩童建立安全感的基石,被父母所愛的孩子在日後亦懂得愛人。根據美國的研究數字顯示,單親家庭子女的情緒和行為,較雙親家庭子女惡劣二至三倍,他們較容易有學業問題、未婚懷孕、濫用藥物、曾經自殺或有自殺傾向、有暴力傾向、有精神問題和涉及法律訴訟。
 
  面對婚姻所遇到的衝擊,政府應扮演推動健康家庭的角色,善用傳媒,製作優質的教育電視節目或宣傳短片,令家庭的凝聚力得以重建。輔導員及社工可定期於報章內發表有關健康家庭的文章或研究,以及鼓勵求助者盡力去挽救面臨破碎的婚姻。政府、志願團體及學校可加強推行傳媒教育,教導市民大眾以批判的態度去看待傳媒。
 
  社會服務機構或教會可定期舉辦一些家庭及親子活動,推動健康家庭及家庭和諧的訊息。筆者很喜歡一首國語歌的歌詞「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傷受苦的時候,我還可以回家。」相信這亦是很多人的心聲,健康及緊密的家庭關係能增加各家庭成員的抗逆能力,減少悲劇,令社會穩定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