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做自己」一定幸福?(上)

www.pentoy.hk/「做自己」一定幸福?(上)/

「做自己」一定幸福?(上)

2017年3月18日

在節奏輕快的背景音樂襯托下,14歲的科里(Corey)以一張又一張寫上短小語句的白紙,訴說他的故事,且不時輔以微笑、點頭、搖頭或其他表情。科里長有一頭長而鬈曲的金髮,化了裝,又塗了口紅,活脫脫一個時尚亮麗的美人胚子。原來科里是一個男孩,他從小愛玩洋娃娃,又愛塗指甲和穿媽媽的高跟鞋。因為他的女性特質,他在學校受到其他男生欺凌,令他很不開心,最終離開那所學校。他表示自己是一個生於男孩身體內的女孩。在治療師的協助下,他留長頭髮及學化裝,改以女生身份示人,更在14歲時使用女性賀爾蒙,開始變性的醫療程序。他對這項轉變表現得十分興奮,形容是他最開心的日子;在新學校,他很高興地表示校長完全接納他,除了讓他使用女生洗手間外,亦讓他參加女生足球隊,令他現在十分開心。美好得像一個童話故事,彷彿讓他以女生身份生活,所有之前的問題均會一掃而空,從此180度轉變,活得幸福快樂。

 

科里的故事並不陌生,現時媒體多正面描寫跨性別兒童的跨性別行為,彷彿鼓勵患有性別焦慮(Gender Dysphoria)的兒童「做自己」是唯一令他們快樂成長的出路,相反,若拒絕他們變性的要求,會逼他們走上絕路似的。可是,這似乎只是一個神話,並沒有足夠科研數據支持。

 

八成性別焦慮兒童 長大後不再想變性

 

現時的臨床科學實證指出,約有八成患有性別焦慮的兒童,青春期後性別焦慮的感覺會自然消退,不會再表示想當異性,只是當中很大部分會成為同性戀者;而且,專家指出,由於腦神經具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恆常的跨性別行為會同時影響腦部,助長認知上的性別混亂,出現自我應驗(self-fulfilling)的效果。換言之,如果讓兒童早期以異性身份生活,可能會增加他們的性別焦慮持續至成人階段的機會。或者,當他們長大後,不再想變性,研究發現逆轉變性別身份(de-transitioning)的過程並不容易。

 

在跨性別運動的鼓吹下,14歲的科里以為當女生可以解決他的問題,然而,性別重置手術除了導致不育外,亦要終身使用賀爾蒙,承受高血壓、血管栓塞、中風和癌症等風險。瑞典一項長達30年的追蹤研究便發現,進行了性別重置手術的成年人,其自殺率比一般人高20倍,死亡率和精神病發病率都高於一般人。現時歐美主張讓小至三、四歲,患有性別焦慮的孩子以異性身份生活,恐會不必要地把他們推上變性之路。

 

現代文明社會,無論駕駛汽車或飛機、結婚、喝酒等,甚至吸煙,都有年齡限制,因為背後假設了人要成長到某一階段,才發展至有足夠認知能力,自行作出判斷。面對變性年齡不斷調低,我們不禁問,到底我們是否應該跟隨一名16歲、12歲、9歲,甚至3歲孩子當時的感覺,容讓他,甚至鼓勵他變性——不管社會性或醫療性——呢?更甚的或許是,利用這些兒童推動這場社會運動。

 

今天科學仍未找出最佳辦法,也說不上哪個患有性別焦慮的兒童最終會走上變性之路。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只想看到子女快樂,相信這是每一個跨性別兒童父母的心聲。可是,基於實證研究顯示,約八成患有性別焦慮的兒童長大後會認同原生性別,不用踏上終身使用賀爾蒙,甚至進行不可逆轉手術的變性路,那些正常化跨性別行為的宣傳和政策可說是不負責任的。然而,家長們能獲得充足的資訊,協助他們陪同子女找出最適合他們的道路嗎? 

 

【跨性別議題淺談系列十四篇之三】

 

香港性文化學會